塑形为了让抽象的红岩充满力量,采取了刀削斧剁的手法来塑造形态,将大的体块干净利落的劈成若干小块后,自然形成一些裂缝,这些裂缝从建筑的立面延伸到了屋面,形成了很多自然的光槽。阳光挤进缝隙后,在室内和一些灰空间形成了丰富的光影效果,强烈的明暗对比也让体验者产生了江姐身处渣滓洞向往光明的那种精神感受。建筑的外皮有时候是剥离开的,为上山或者去屋顶的台阶提供了一些场所,这些逼仄的空间与中轴上宽阔的纪念场地形成了强烈对比,象征着崎岖的革命道路和美好的精神愿景。俯在地上的组群形态的确是与环境相融,但是建筑的纪念性仍然需要更强烈的提示,轴线上高耸的构筑物解决了这个问题,从基地的各个方向观察建筑,都会被它吸引,所以特意采用了材质的对比增加了对比度,形体的错落有致,偶尔带一点凌厉的气息也与江姐刚毅的性格暗合,在前侧水面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