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敖包山山体90%由石块组成,只有表面附了很薄的土壤,是个名副其实的“石头山”,而这座小山现在成了瞭望台、露天纪念馆更是牧民的歇脚之处。为了尊重山体自然坡度,取势于山、顺势原脉,融合自然的同时给予访客观察自然的机会和体验四季的变迁,而且兼顾了当地的牧民午休、歇脚及饮水的需求。
“框景之窗”遵循了以下原则:
①减少接地—尊重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对现有地形环境的改动。
②不定基面—体现山地特色,不同的基面标高使得建築随着山势的变化不断与山体发生直接的关系而形成了步移景异的展示路径。
③取势于山—利用山势,将山势融入建築特色。
除了“框景之窗”,周边还有一系列小盒子与之呼应。由路径和其旁的土壤构成了若干个小盒子,这些小空间承载了展示历史、科普文化的功能。行人游走其中,首先视野会注意到地面之上的展示之窗,是高大并且震撼的,而这些匍匐在砾石之上的小盒子又拉近了你和展示物的关系。 这种冲突,及丰富了视觉效果也做出了不同的空间感受。大与小的冲突结合,场景空间外的自然转换,山体与建築的融合,造就了历史就在脚下,你就行走在历史之中的人与自然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