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雨、水、是生命的源泉,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云,可以说是与人类生息密切攸关的自然景象之一,历代的天文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无不对其倾之以情。云纹,作为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之一之所以能流传千载而不衰灭,不仅仅因为他优美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的中国式的智慧、意境和精神。它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图形,更是一种精神的图式,并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被广泛运用到现代设计当中。
一 “云纹”的古老起源
与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化一样,“云纹”源流颇深。漂浮于空中的云,被视为古代上帝降祸,赐福的预兆。《周礼》记载:“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左传》等古籍都曾记载:皇帝受命之时,天上出现景云,故皇帝以云记事,百官师长皆以云名。原始拜物思想和图腾观念为其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在原始社会,中国先民崇拜天文,视山河为神灵。远古传说“云神司雨”,雨与五谷生长关系密切,人们为此而进行了各式祈求保佑、消灾降富、庇护生产和生活顺利的祭祀活动。作为祭祀活动的工具,图腾明显地寄托了中国先民避凶趋吉,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于是,能给人带来吉祥如意、风调雨顺的“云纹”开始产生。
二 “云纹”的演变
纹样是装饰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按照一定图案结构规律经过变化、抽象等方法而规则化、定型化的图形[1]。“云纹”,一种类似象形文字“云”和“雷”的纹饰,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商周时期,如图一,大量应用在青铜器。有时还作为饕餮等动物的底纹,具有变化莫测的神秘感以及“尊神文化”的意蕴。到了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界的百家争鸣的氛围,促进了工艺美术的繁荣,此时的云纹也由原来规矩,严肃的云雷纹发展为造型优美活泼,不拘一格的弧形纹,如漆器上的云纹造型流畅,富有动感和曲线和谐之美。到了秦汉时期,文化大发展。云纹受到统治阶级的青睐,汉武帝时期,宫殿里的建筑装饰普遍运用云纹图案,最具特色的是羽状云纹。如:图二《马王堆汉墓帛画》上的云纹,首尾呈羽状,体现了墓主人崇奉“黄老之术”有羽化成仙的含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飘带“云纹”,如:图三,是由于佛教在此时期得到较大发展,艺术受其影响,盛行飘带“云纹”,被大量运用于壁画装饰,如菩萨、龙凤、的衬托,与“飞天”一起飘逸流动,与“天马”一起奔跑。此时的“祥云”常常被作为一种辅助图形出现,造型流畅,多采用适形手法。它有时出现在图腾的边缘四周或中心部位,有时也作为背景,布满整个画面。到了隋唐时期,此时正直我国封建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的高潮,“云纹”逐渐演变为写实风格,更接近于大自然中的云朵,丰满,优美的造型与唐代仕女图及花草图案的风格相一致,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并且“祥云”的图形已逐渐失去了“图腾”的特点,开始变得抽象,形象更加饱满,其形状或由几条弧线婉转勾画而成,或以回纹组合而成,或作带状,或呈对称形。造型饱满、流畅,婉转的线条更加优美,形象更加生动,荡漾出一种抒情、浪漫之美。如:图四《飞天》中漫天飞舞的五彩朵状云纹,既富有装饰性又使画面生动活泼。最后到了宋元明清时期的如意云纹,由如意纹与隋唐时代的灵芝纹相结合的如意云纹,自宋代始,与建筑上的瓦当、栏杆、门窗几乎形影不离,还被广泛应用在陶瓷、织锈、服饰上。它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与其他吉祥图案巧妙组合,赋予新的含义,如“和合如意”等。在元代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上,如意云纹常常伴随菩萨[2]。元代磁州窑瓷器上,双凤共舞在如意云纹间。唐末五代至清,“祥云”已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寄托理想、心愿和情感的重要形式。直观的形象和深长的意味,使其不仅上达宫廷大内,王侯朱门,还下至市井瓦舍,茅屋柴扉,显露了独有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如今,“云纹”在吉祥喜气场合仍然被广泛使用。
图一 图二图三图四
三 “云纹”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图形符号在现代视觉设计当中得以传承、延伸和发展,自然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要适应现代社会人们在视觉传达中的审美要求,对传统图形符号进行再创造[3]。把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图形符号融于现代设计当中,日本人意识的更早、解决的也更好。二战以后,日本政府为了保护自身的传统文化,曾经制定《文化财产保护法》,把有形和无形的传统文化分别加以保护。日本设计家的设计作品正是由于鲜明的文化传统特征在国际上赢得声誉和地位。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渐脱离了对包含“云”在内的自然界及各种自然现象的崇拜与迷信,但对“云纹”所传达出的传统文化气息依然情有独钟。于是现代的设计师们将“云纹”作为一种美好的传统的造型语言,广泛地应用到各种设计领域之中。“云纹”作为一种符合大众视觉经验的传统文化的图形符号,很容易与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其本身所蕴含的文化意味又极易被公众解读,于是对“云纹”的继承与再创造便成为常用的表现手法,而这种继承与再创造,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搬硬套,而是对其造型形式美的再发掘与文化精神的再延伸与深化。
图五
如图五,宝盛园房地产公司的标志设计以“云纹”与如意相结合的形态为基本造型元素,以中国传统书法中的“飞白”为表现手法,在形式和意蕴上追求对“云纹”的继承,但并不是简单的照搬传统,而是加以抽象的概括,在这个标志里将“云纹”与如意相结合,并以绿色作为永恒的主题,各个造型元素相互呼应,使之形成一个完美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造型,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宝盛园房地产公司投资的一个别墅园区“西关•生活”的宣传定位就是根植于传统的,我觉得在现代的都市生活中做这个定位非常好,它的广告语是这样的:“西关不是地理的,是历史的;西关没有昨天,今天,明天,只有每天;看得到老西关的样子,记得小时候的样子;多少年不见了,我的西关大院。”又如,图六“高山流云”是世界级别墅园区,云在天上,天高大无边、深奥莫测、非常神秘。古人视晴天之云为“青云”,晴空万里,比喻高官显爵,故“青云直上”喻步步高升之意。“平步青云”祝颂官运亨通,飞黄腾达之意。针对这样的世界级别墅园区,我想设计者这样的定位是非常贴切的,容易与客户产生共鸣,并很好地展示了别墅区的高档次和高品位。再如图七,银谷别墅的标志设计完全取决于漆器上的云纹,漆器上的“云纹”造型流畅,富有动感和曲线和谐之美,从标志的设计上我们便可以读出银谷别墅区的历史性,使人联想到那里优雅美妙的环境,也很好地传达出了主题。但是在众多好的设计作品中也有鱼目混杂的现象,如图八的云景花园小区的标志设计,不但突出“云纹”优美弯曲的造型特征,也没有向观者传达出“云纹”美好的寓意。我觉得这样的定位是很不可取的。就我个人对于“云纹”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而言,图九,是我今年的节日的贺卡设计作品,很荣幸也曾两次获得了国家级的优秀奖,我的创作来源就是根植于传统,以中国的传统节日的主题,选取具有典型中国传统特征的图形和符号,我觉得云纹是最具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的代表之一,云的优美、飘逸以及美好而丰富的寓意深深的打动着我,我觉得“云纹”的造型和内在的含义将我所要表现的主题传达的淋漓尽致。
图六 图七 图八 图九
现代的标志设计不是抽象的绘画,更不是字谜,它是无声的语言,目的是向观者传递信息并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对于标志所传达出的“含义”不应该是作者强加给予的,应该是观者自由的获取的。“云纹”这一具有典雅东方美的传统图案,已渗透了上下几千年的文化,其优美、流畅、饱满、飘逸的艺术形象,美好而丰富的寓意,都赋予了设计师们以无穷的创作灵感。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在《九歌》中以“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横四海兮焉穷”的诗句,形象地描写了云彩的旖旎壮美,留连婉转,却又无所不往,具有飘忽无常的形态,尤其是将“云纹”运用在房地产公司的标志设计中,再合适不过了,给人以自由、无拘无束、优美,淡雅的感觉。
“云纹”的造型留给我们的是永恒的艺术魅力,其艺术生命力也将与其生生相息的中国传统文化一起长存不朽。我认为作为当今的设计师,对于传统文化应当抱有敬畏的态度,更认真,更讲究现代技术和现代的表现方式,把中国传统文化骨子里的美“放大”,我们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继承人。